药企“出海”:非美国不可?何不先在国内站稳脚跟?-世界看点

2023-06-20 10:32:28 来源:澎湃新闻

·“要区分被动出海和主动出海,很多出海都是被动式的,是为了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。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从2022年开始就进入了寒冬,这个寒冬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冷,我们先要解决好中国医药市场容量急剧减小的问题,再考虑出海。”

“我觉得目前我们不需要讨论太多‘出海’问题,中国市场够大,我们先要找到对口市场,先让买家找到自己,再讨论其他地区的销售问题。”6月19日,在第十届国际生物药大会暨展览会上,杭州嘉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振华说道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“中国药企出海”(向海外拓展新的市场渠道)问题再次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。

首先引来争论的就是“出海的必要性”。在深圳亦诺微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国瑛看来,出海是必须的,只是“目的地”还有待商榷。“在家里(国内)做得好不代表是真的好,在全球也占据一席之地才真正说明我们的实力,国内的集采(集中带量采购,由国家向各医院征求所需药品目录与数量,再向社会公开招标,以此降低药费负担)等环境也确实对创新药发展造成了一些压力,出海很多时候也是企业出路之一,只是出海一定要去美国吗?这个问题值得商榷和探讨。”周国瑛说道。

对此,美国生物技术公司 Hopewell Therapeutics首席科学官(CSO)张晓葵认为,出海似乎是个伪命题。不少人认为国内的集采等措施打压了企业创新积极性,只能寻求国外市场,出海成了唯一出路,但这似乎有点本末倒置。张晓葵表示,企业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?“一个医药项目最初的立足点是什么?是对适应证的创新,还是在原有基础上对技术的改进?在出海前,先要解决好这些问题。”

“我很同意张总的观点。”吴振华在现场附和道:“出海的本质其实就是扩大市场,夸张地说,一款药如果卖给南极企鹅也能盈利,这部分市场我们也要做,但我觉得目前我们不需要讨论太多出海问题,中国市场够大,先要解决如何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的问题。”

至于出海策略,专家们也众说纷纭。在吴振华看来,出海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:数据。只要数据真实可靠,具有创新性,出海是顺理成章的选择。不过周国瑛表示:“我认为数据很重要,这是基础,但找到专业的团队跟外企对接也很重要。团队成员不仅要英语流畅,而且需要真正了解外国文化,比如,我认为我们中国人很谦虚,不太会向别人‘推销’自己,大家不要小看文化差异,如果营销政策‘水土不服’,很有可能导致项目流产。”张晓葵则认为,出海的关键因素在形成中国市场的良性竞争,“我希望看到好的团队能够合并或者合作,而不是互相碾压,过度竞争,这会分散很多精力和人才。”

在出海目的地方面,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郭新军认为,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的市场潜力也不容小觑。在他看来,出海不一定要去美国,发展中国家,尤其是“一带一路”(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,其范围涵盖中国大陆、印度洋沿岸、大西洋沿岸等沿线国家)国家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,“我认为跟着国家意志走,肯定不会出错。”当然,因为发达国家医药发展水平更高,多数时候制药还是以欧美等发达国家为标杆和准绳,郭新军举例:“比如很多药在美国获批了,其他地区才敢上市,我们在制药标准上要向发达国家看齐,但在战略规划上不要忽视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。”

此外,出海时,不同市场的药品选择也需要权衡,张晓葵补充道:“比如,高价格的基因治疗产品要在东南亚上市吗?定价策略又是什么?上市后的利润空间有多大?”

出海是很多药企想走的道路,成功的出海经历也往往成为企业的金字招牌,但吴振华在现场多次强调:要区分被动出海和主动出海。在他看来,很多出海都是被动的,是为了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。“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从2022年开始就进入了寒冬,这个寒冬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冷”,作为一个生物医药企业,最终目的是通过创新走向市场,以此盈利,再接着创新,但现在中国的医药市场容量在急剧减小,其中有政策导向性因素,吴振华举例:“比如,集采其实已经扩展到了创新药领域。此外,还有一些医药项目过度重复造成的资源浪费,比如,市场上有将近100个PD-1(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)项目,最后有关部门批准10个上市,但其实在这10个项目中,能获得市场并盈利,支持企业继续创新的,寥寥无几。由此,企业觉得必须出海,去欧美甚至东南亚寻找市场。但要解决公司生存问题需要多方面配合,无法仅靠出海解决,面对这些问题,我们需要严肃对待,及时解决。”

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“澎湃新闻”APP)

标签:

珠宝展示